鄭曉峰研究組近日在學術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19,294(8)2827–2838)上發(fā)表了題為“Ribosomal protein L6 (RPL6) is recruited to DNA damage sites in a poly(ADP-ribose) polymerase–dependent manner and regulates the DNA damage respons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fā)現(xiàn)核糖體蛋白RPL6在核糖體作為翻譯機器以外的新功能,證明它依賴于ADP核糖基化聚合酶PARP,通過與組蛋白H2A相互作用來調控DNA損傷應答(DDR)的分子機制。
細胞通過DNA損傷應答感應并修復受損的DNA,進而維持基因組穩(wěn)定性。在DNA雙鏈斷裂引起的DDR中,組蛋白H2A及其變體H2AX的泛素化修飾對于下游損傷修復蛋白的招募至關重要。眾多調控蛋白通過影響H2A的泛素化調節(jié)DNA雙鏈斷裂的修復效率,但核糖體蛋白在這一通路中的功能之前尚未有報道。
鄭曉峰課題組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DNA雙鏈斷裂發(fā)生時,RPL6被募集至DNA損傷位點,其與H2A的相互作用隨之增強,這一過程依賴于ADP核糖基化聚合酶PARP。RPL6通過增強MDC1與γH2AX間的相互作用促進MDC1在DNA損傷位點的累積,MDC1進一步招募泛素連接酶RNF8和RNF168催化組蛋白H2A于13,15位賴氨酸發(fā)生泛素化修飾,泛素化的H2A隨后啟動對修復蛋白53BP1和BRCA1的招募。RPL6的敲低導致了G2-M檢驗點的失活,非同源末端連接和同源重組修復效率的降低,以及細胞在依托泊苷處理后存活能力的下降。
RPL6調控DNA損傷應答模式圖
鄭曉峰課題組的博士研究生楊傳真和臧維成為該論文并列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fā)科學研究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蛋白質與植物基因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生命科學學院的支持。
原文鏈接:http://www.jbc.org/content/early/2018/12/31/jbc.RA118.007009.long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