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6日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fā)表了我院趙開弘教授課題組題為“The terminal phycobilisome emitter, LCM: a light-harvesting pigment with a phytochrome chromophore”的研究論文。我校博士研究生唐坤為該文章第一作者。
光合作用利用太陽能將無機物轉化為生物可利用的有機物,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物化學反應。藍細菌是光合作用研究的良好模型。藍細菌捕光色素復合物為藻膽體,核膜連接蛋白LCM是藻膽體中一個多結構域多功能的蛋白,參與藻膽體核心復合物的形成,將藻膽體錨定于類囊體膜上,還能將能量從藻膽體傳遞到光合反應中心。
趙開弘課題組本次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首次解析了藍細菌藻膽體核膜連接蛋白N端色素結構域的晶體結構,發(fā)現(xiàn)其擁有不同于其他藻膽蛋白的色素結構ZZZssa,并結合瞬態(tài)光譜分析了其特征光譜紅移的原因,及其能量傳遞的機制。這將為進一步研究藍細菌光合作用的捕光傳能,利用其結構與光譜特征人工設計光合作用器件奠定了基礎。
?
撰稿人:韓佳新 ? 審核人:趙開弘
文章鏈接:“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5/12/14/1519177113.abstract?tab=metrics”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