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元之間的信號傳遞是大腦最基礎的生理活動,當動作電位到達突觸時,突觸小泡在毫秒級的時間內釋放神經遞質,從而使動作電位快速跨突觸傳遞,這一過程受到特定蛋白質機器的精密調控。突觸小泡與質膜的融合可分為停泊(Docking)、點火(Priming)和融合(Fusion)三個過程。停泊作為囊泡融合的起始階段,其重要意義在于大腦的神經活動并不是以單個的動作電位發(fā)生的,而是以十分高頻率的一串動作電位的方式進行,這就要求突觸有一批能快速釋放的囊泡在時刻準備著。囊泡的即刻可釋放池(RRP)保障了這一功能,并作為決定突觸強度的首要因素,影響著神經元和大腦許多重要的功能,而停泊這一過程是囊泡進入即刻可釋放池的初始步驟,其如何發(fā)生、由誰介導,目前尚無定論。
在文獻報道中,Synaptotagmin-1 (Syt1)和三個SNARE蛋白形成的復合物,是介導突觸小泡停泊的潛在候選分子機器。SNARE 復合物由三個蛋白組成,是囊泡與質膜融合的最小蛋白機器。Syt1則是動作電位誘發(fā)突觸小泡釋放的鈣離子感受器。在經典的囊泡融合模型中,三個SNARE蛋白在遠端結合形成一個Z字型的拉鏈,隨著4個平行α螺旋束結構的形成,囊泡自遠而近地完成了停泊-點火(Docking-Priming)的過程,進入準備釋放(release ready)的狀態(tài),這是囊泡停泊的傳統(tǒng)模型,即SNARE complex介導了囊泡的停泊。然而,這一模型存在較大爭議,原因在于兩方面。一方面,停泊的形態(tài)學定義(即囊泡須緊貼于質膜)并不準確,停泊究竟在什么位置啟動,一直是懸而未決的問題。另一方面,在蛋白機器研究上,多重基因敲除動物模型不但耗時耗力,而且存在很多發(fā)育缺陷與代償作用帶來的負面效應。
為解決上述技術障礙,姚駿課題組開發(fā)了在體高效沉默多重基因的CRISPRi技術,在神經元中,高效特異地對基因單獨或者聯(lián)合進行條件性敲低,在神經元內構建出類體外重構的環(huán)境。另外,課題組結合高壓冷凍(High pressure freezing)與電子斷層掃描(TEM tomography)技術,得到接近真實狀態(tài)下神經元突觸不同基因敲除的三維電鏡數據。從而對突觸小泡的停泊過程進行精確的電鏡觀測和定義。作者首先對SNARE復合物進行了多重敲低,發(fā)現在離突觸前膜2-12 nm的范圍內,突觸小泡出現了數倍于對照組的聚集。在SNARE 全敲的基礎上引入Syt1敲低后,突觸小泡的聚集現象消失,這說明Syt1可能是將囊泡圈定在2-12 nm范圍內的關鍵因素。隨后的一系列實驗全面證實了Syt1的這一功能。進一步,作者們開始探索Syt1 啟動突觸囊泡停泊的分子伴侶。脂質體共沉淀實驗(co-sedimentation)表明,Syt1 可以通過其C2B domain 上的K325-K327模塊與PIP2結合,突變這一模塊(Syt1KA),Syt1則無法與PIP2相互作用。而Syt1與SNARE結合有兩個界面,同時突變這些界面位點(Syt1Q/LLQQ),可以有效地減弱Syt1與SNARE的結合。作者發(fā)現,在Syt1/SNARE敲低組中引入Syt1KA突變體,并不能讓突觸小泡被圈定在2-12 nm 范圍內,而Syt1Q/LLQQ卻可以執(zhí)行這一功能。所以,Syt1很可能通過與PIP2結合來啟動突觸小泡停泊。針對PIP2的功能研究,作者們使用了四種不同的方法來降低或提升突觸前膜上PIP2的含量,包括PIP2合成酶PIP5K三個亞型的三重敲降、PIP2水解酶Synaptojanin-1 (Synj)的增強型突變,以及代謝型谷氨酸受體mGluN5的拮抗劑和激動劑處理。這四種方法均有效地改變了突觸前膜上PIP2的含量。此外,電鏡分析結果表明,降低PIP2含量可抑制Syt1在2-12 nm處啟動突觸小泡的停泊,而提升PIP2含量則無明顯效應。這一系列實驗,證明了PIP2是Syt1在膜上的分子伴侶,它們相互作用、共同啟動了突觸小泡的Docking。
綜合來看,本項研究發(fā)現Syt1結合PIP2介導了突觸小泡的停泊的起始過程,其作用位置位于距質膜約12 nm處, 該過程不依賴于SNARE 復合物,且優(yōu)先于SNARE 復合物的形成。通過這一研究,作者們發(fā)現了Docking起始態(tài)發(fā)生的位置和分子機制,為理解神經遞質的釋放過程,尤其是理解大腦在受到高頻生理刺激時神經元保持快速高效的響應,做出了重要貢獻。
圖一 突觸囊泡Docking的動態(tài)過程及其分子機制
此研究工作于2021年3月16日在線發(fā)表于Cell Reports雜志。清華大學生命學院姚駿研究員為本文的通訊作者。生命學院博士生陳運、王穎菡及生命學院已出站博士后鄭毅為共同第一作者。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李雪明研究員及其實驗室李美靜博士,姚駿課題組王秋文博士、博士生汪兵、付崇雷、劉要南為本項研究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清華大學冷凍電鏡平臺李英博士和胡曉風、細胞影像平臺王文娟博士、NIBS何萬中研究員和尼康公司李勛博士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幫助。
全文鏈接: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fulltext/S2211-1247(21)00156-X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