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4日,清華大學醫(yī)學院程功教授課題組于 《自然 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 發(fā)表題為《A mosquito salivary protein promotes flavivirus transmission by activation of autophagy (一種蚊蟲唾液蛋白通過激活自噬反應輔助黃病毒傳播)》(DOI: 10.1038/s41467-019-14115-z)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鑒定出一種伊蚊唾液蛋白能夠促進寨卡病毒與登革病毒感染哺乳動物免疫細胞,并利用“小鼠-蚊”傳播模型驗證了該蛋白在病毒傳播過程中的功能。
蚊媒傳染病是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給人類及動物宿主的一大類疾病。近年來,多種新發(fā)及再發(fā)病毒性蚊媒傳染病對人類的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2015年起,由寨卡病毒導致的寨卡疫情在南美洲暴發(fā),并迅速擴散到40多個國家,引起胎兒小頭畸形和格林巴氏綜合癥,造成上百萬人感染;2016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宣布寨卡病毒的暴發(fā)流行已經(jīng)是全球緊急公共衛(wèi)生事件。另外,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估計,全世界大約有25億人生活在受登革熱感染威脅的區(qū)域,每年有數(shù)億人被登革病毒感染或重復感染,50-100萬人入院治療。登革熱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第一大蟲媒病毒性傳染病。蚊媒傳染病已經(jīng)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公共衛(wèi)生難題。
圖1. 蚊媒病毒傳播循環(huán)
蚊媒病毒在宿主和蚊蟲之間傳播循環(huán)(圖1)。攜帶病毒的蚊子叮咬人時,會將含有病毒的唾液注入人體皮膚,隨后病毒感染叮咬處的皮下樹突狀細胞、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病毒在這些細胞中擴增后釋放入血液,引起全身性感染。蚊子作為分布極廣泛的吸血節(jié)肢動物和第一大病原媒介動物,其傳播病毒的機制尚不明確。之前的研究發(fā)現(xiàn)蚊子的唾液以及唾液腺提取物能夠輔助病毒感染,但能輔助病毒感染的相關唾液功能蛋白尚未得到有效鑒定。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使用飼喂的方法收集埃及伊蚊唾液,通過質(zhì)譜鑒定埃及伊蚊唾液蛋白的組成成分。研究人員分別評估了32種唾液蛋白對寨卡病毒與登革病毒復制的影響,發(fā)現(xiàn)一種唾液蛋白AaVA-1可以顯著地增強寨卡病毒與登革病毒感染哺乳動物免疫細胞。將唾液蛋白AaVA-1與寨卡病毒一同注射AG6小鼠可顯著增加寨卡病毒的病毒血癥,加速AG6小鼠的死亡。研究人員利用“小鼠-蚊”傳播模型對AaVA-1的功能進行驗證,發(fā)現(xiàn)敲低AaVA-1的埃及伊蚊傳播寨卡病毒的能力明顯降低,這進一步證明AaVA-1是一種輔助蚊媒病毒傳播的關鍵因子。同時發(fā)現(xiàn)白紋伊蚊中的同源蛋白AalbVA-1也具有相似的功能。進一步研究顯示,AaVA-1可通過激活細胞自噬促進蚊媒病毒感染。之前研究結果顯示,激活宿主細胞自噬反應可以有效輔助登革及寨卡病毒感染。我們的機制研究顯示,AaVA-1蛋白能夠與自噬抑制因子LRPPRC蛋白結合。正常條件下,LRPPRC通過結合Beclin-1蛋白抑制細胞自噬的發(fā)生;而AaVA-1蛋白能夠競爭結合LRPPRC蛋白,釋放Beclin-1,激活自噬反應(圖2)。該研究揭示了宿主、媒介蚊蟲和病毒之間的互作關系,闡明了蚊蟲通過唾液增效因子影響蚊媒病毒傳播的分子機制,為重要蚊媒病毒防控提供了新的干預靶點及思路。
圖2. 埃及伊蚊唾液蛋白AaVA-1通過激活細胞自噬促進蚊媒病毒傳播
清華大學醫(yī)學院程功教授為本論文通訊作者,來自清華大學程功教授課題組的博士研究生孫鵬、聶凱曉為本文的并列第一作者。來自美國康涅狄格大學醫(yī)學院的王朋華教授、深圳市疾控中心的張仁利教授、臺灣國家衛(wèi)生研究院的陳俊宏教授是該項研究的合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項目、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科技部重點研發(fā)計劃、深圳市三名工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聯(lián)合中心的基金資助。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4115-z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wǎng)頁的內(nèi)容由收集互聯(lián)網(wǎng)上公開發(fā)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sales@allpeptid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