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復旦大學化學系教授周鳴飛領銜項目“瞬態(tài)新奇分子的光譜、成鍵和反應研究”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
該項目專注于通常條件下不能穩(wěn)定存在的瞬態(tài)分子物種。利用自行研制的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分子光譜探測儀器,結合量子化學理論計算,項目首次確定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可以形成的最高氧化態(tài)為+Ⅸ價;發(fā)現(xiàn)硼-硼三重鍵(B≡B)及主族元素σ-π配鍵;并觀察到一系列全新瞬態(tài)反應中間體。項目成果豐富了人們對化學鍵的認知,為相關分子物種宏觀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
清華大學李雋教授,復旦大學化學系王冠軍、陳末華副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龔昱研究員同為該項目主要完成人。項目得到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
?
?證實+Ⅸ氧化價態(tài):
?“改變教科書的內容”
?
“這一發(fā)現(xiàn)為許多工業(yè)化學反應開辟了新的可能性,更新了成鍵規(guī)則,改變了教科書的內容。”(“The finding opens new possibilities for myriad industrial chemical reactions as well as rewriting the rules of bonding. It changes all the textbooks”)《科學新聞》雜志曾如此評論該項目中發(fā)現(xiàn)銥元素+Ⅸ氧化態(tài)的研究工作。
?
氧化態(tài)是化學中常用的基本概念之一,亦是門捷列夫發(fā)現(xiàn)元素周期律的重要基礎。它是元素的固有性質,能夠反映元素在化合物及反應過程中得失電子的能力。100多年來,實驗已知所有化學元素最高氧化態(tài)為+Ⅷ價,直至四氧化銥正離子([IrO4]+)將之改寫。
?
盡管具有9個價電子的過渡金屬元素銥(Ir)曾被推測最有可能存在高于+Ⅷ價的氧化態(tài),一直以來,實驗已知含銥化合物中銥的最高價態(tài)卻僅為+Ⅶ價。確認銥元素亦可以如釕、鋨和氙一般形成穩(wěn)定的+Ⅷ價態(tài)化合物,是周鳴飛等項目研究者的探索起點。
?
采用脈沖激光濺射方法產生金屬銥原子并和氧氣分子反應, 研究者們在惰性氬基質中順利制備得到中性四氧化銥分子。紅外吸收光譜實驗結合量子化學理論計算證明該分子具有所有IrO4異構體中最穩(wěn)定的D2d結構,其中銥具有d1電子組態(tài),處于+Ⅷ氧化態(tài)。
?
在此基礎上,項目組利用自主發(fā)展建立的基于串級飛行時間質譜技術的高靈敏紅外光解離光譜實驗裝置,通過對脈沖激光濺射-超聲分子束載帶技術制備的貼附了 1-4 個氬原子的氣相四氧化銥正離子絡合物的紅外光解離光譜研究,實驗證實氣相四氧化銥離子具有正四面體構型,其中銥具有d0電子組態(tài),處于+Ⅸ價態(tài)。
?
返回首頁 浙公網安備 33010602009704號;浙ICP備18001318號